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丨再见,大侠
关注并在对话框回复“搜索”
点击链接后即可按关键词获取全部资讯
雒文佳丨整理 编辑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据香港《明报》报道,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面对金庸先生的离去,很难用言语去形容,社交媒体上刷屏式的哀悼与纪念,似乎都在提醒我们,那个存在于他笔下,充满刀光剑影、爱恨情仇的江湖世界,终于还是成为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外国人眼中的金庸
金庸先生一生留下15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品,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创作到70年代初封笔,近20年间他创作了《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神雕侠侣》《飞狐外传》《白马啸西风》《倚天屠龙记》《鸳鸯刀》《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等长篇小说,这些小说的首个字连起来就是著名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对联。
经典三联版金庸全集
他的武侠小说是华人世界的集体记忆,更成为了华人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时至今日,根据金庸先生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已经上映、播出的就超过100部。
94版射雕英雄传 95版本神雕侠侣
96版笑傲江湖 97版天龙八部
从海内外的华人,到世界各国外籍的读者,金庸先生的小说可谓是家喻户晓。
今年2月,《射雕英雄传》首部英译本正式出版,引发了全球各界的热烈反响,国际君为此还专门采访到了这本书的译者郝玉青及出版人克里斯托弗·麦克洛霍斯。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
郝玉青坦言:
金庸的读者广泛,翻译难度也高,所以我预料到出版后一定有读者来‘挑错’。这也是我起初有些害怕的原因。后来我想,这样压力太大了,只要用心去做就好……作为外国人,我翻译武侠小说的难度要比翻译武侠电影更高——金庸使用了描述性的文字,穿插着很多对话和背景信息,这些很难用英语完整地表现出来。但我对翻译有一种信仰,希望通过自己独一无二的翻译,介绍这部作品给更多的外国读者。
”相关阅读👇
郭靖黄蓉CP走红英国,《射雕》成欧美爆款…背后译者的故事值得点赞
而麦克洛霍斯认为:
金庸小说英文版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近日了解到金庸小说在中国的书店当中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相信在英国和美国,也有许多人非常了解且清楚金庸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我没有接受过任何关于武术方面的培训,而且大概只看过半部武侠电影,也从来没有读过一本关于武侠的书。但当我看到大概18页金庸作品的试译版时,我当时想的并不是武侠,而是金庸讲故事的方式,他讲的故事仿佛就是他整体的视野与观点当中的一部分。
”相关阅读👇
而2005年1月在香港法文书店Parenth举办的金庸法文版《射雕英雄传》签名会上,法国驻港领事孟嗣德就指出,金庸先生是“东方的大仲马”。
《射雕英雄传》法文版
实际上,早在1989年1月3日,《纽约时报》就曾这样评价金庸:“对中国读者来说,金庸就像是一个人构成的文学运动,与其说他是一位作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文学类型。”
《纽约客》也曾在今年四月一篇名为“中国最畅销的作家——扣人心弦的故事与政治寓言”的文章中如此评价金庸,“在华语世界中,他作品的文化地位相当于《哈利·波特》系列加上《星球大战》系列的地位”,“他在中国历史里编织他的江湖,相当于J.R.R.托尔金在欧洲的查理曼大帝时期释放他的创造力一样。”
《书剑恩仇录》英译者晏格文(Graham Earnshaw)在英译本序言里写道:“金庸创作的人物已然构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好比狄更斯《雾都孤儿》的主角奥利弗·特威斯特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读者一般。”
《书剑恩仇录》英译本
作为《鹿鼎记》的英译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闵福德教授(John M.Minford),这样谈及金庸先生的小说,“金庸构筑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半是玄想,半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金庸的小说里,你会遭遇许多的古怪和许多的美妙。”
《鹿鼎记》英译本
金庸先生的世界,从来不止武侠
金庸先生的身份除了当代武侠小说作家,还有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与黄霑、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后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
其实,小说只是金庸先生成就的一部分,他的社评尚未全部结集成书出版,更不用说他以诸多笔名撰写的文艺批评、时评政论、专栏文章,以及翻译著作和学术论文。
1959年5月20日,金庸先生在《明报》正式创刊日开始撰写社评,直至1993年宣布退出,整整为《明报》撰写了30多年的社评。
《明报》创始号
除了社评,金庸先生关于时评政论的文章以及翻译的作品也非常的多。
比如他在《明报》上以专栏形式或连续发表的时评政论:在报纸上连载,而后结集成书,以查良镛之名发表的《在台所见、所闻、所思》;评析当时的国际重大新闻和事件为主,以“徐慧之”为笔名在“明窗小札”专栏撰写的文章等。
除此之外,金庸先生还以“乐宜”的笔名翻译美国著名记者贝尔登写的长篇纪实报道《中国震撼着世界》等,之后还以此笔名翻译了英国记者R·汤姗逊撰写的长篇报道《朝鲜血战内幕》。文化艺术方面,金庸以“子畅”的笔名翻译了美国左派剧作家J·劳逊的《美国电影分析》,在《大公报》上连续刊载。还用“林欢”的笔名翻译了《荷里活的男主角(上、中、下)》《论‘码头风云’(上、中、下)》《我怎样学舞》等等。
1989年,金庸在明报大厦办公室
作为报人,金庸先生用毕生时间践行着自己的新闻理想。
金庸先生曾给自己设计过墓志铭: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十几部武侠小说。他的小说有几亿人喜欢……”
只听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再见啦,金庸先生。
点击橙色关键词看更多有料新闻:
法兰克福书展丨BIBF丨全国版权输出数据丨 数字出版报告丨数博会丨巴诺书店危机丨生活类图书丨狄伯杰丨2018出版业年中总结丨聂震宁丨外国人写作中国丨BBC书单丨《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丨《本源》丨故事驱动丨出版业跨界丨中俄出版丨德黑兰书展丨蔡皋丨世界读书日丨三联中读丨李湛军丨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丨《三体》美剧丨曹文轩丨熊亮丨2018数字出版报告丨霍金丨周斌丨掌阅丨“她力量”丨王焰丨电子书丨网文IP丨杜乐盟丨张玉国丨哈瓦那国际书展丨观影指南丨培生丨无问西东丨旅行青蛙丨年轻一代阅读趋势丨高校图书馆资源报告
这里的留言区
等待有态度的你